人会移民,并不稀奇。不过,大家有没有听过原来蝴蝶都会「移民」?
在讲解蝴蝶如何「移民」之前,要先谈温度。寒流袭港时,我们总有方法御寒,例如开暖气及穿羽绒外套等。在大自然生活的蝴蝶,看来脆弱无比,到底是如何抵御冬日的寒气呢?
与哺乳动物和鸟类不同,蝴蝶必须依靠外来热源保温。因此,对蝴蝶来说,寒冷的冬天是莫大考验。为求生存,蝴蝶历经演化,以应对难熬的冬季。有些蝴蝶会休眠,各自以卵、幼虫、蛹或成虫形态度过寒冬,一切视乎物种而定。由于并不活跃,这些蝴蝶在冬季较为少见。
另一些蝴蝶则有季节性迁移习性。细小的蝴蝶看似弱不禁风,却具有超凡的飞行能力,能千里迢迢「移民」到温暖地方过冬。它们在冬季会聚集一处,场面极其震撼。在越冬地点,成年蝴蝶会在遮风处挤在一起互相取暖,以保存能量。待到气温回暖的晴天,它们便会展翅飞翔,享受冬日的日光浴。在北美的某些地方,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帝王蝶聚集,已成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
在进行生态调查期间,我们曾发现有逾200只斑蝶在贝澳聚集,当中大多是虎斑蝶 (Danaus genutia) 。此种蝴蝶鲜橙色翅膀上带有黑色翅脉,就像老虎斑纹一样。除了贝澳外,香港有些地方也有越冬蝴蝶聚集,例如小冷水。每年在同一地点聚集的越冬蝴蝶数量都可能有所改变,难以预测,有些地点的蝴蝶数量甚至曾大幅减少,原因不详。
有关越冬蝴蝶的聚散机制,尚有许多不解之谜。要就越冬地点蝴蝶数量的变动作结论,实在言之尚早。可肯定的是,我们必须保育有关越冬地点,以免蝴蝶栖息地受人为破坏及干扰。既然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目睹此壮观迷人的自然现象,便更应加倍努力使其永续永存,好让子孙也能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