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位处潮间带和河口而经常受到水淹和盐度变化影响,红树林发展出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出各种具特色的海岸植物,当中除了较为人熟知的「真红树」外,还有「类红树」。类红树与真红树不同,它们没有独特的构造适应潮间带的环境,因此主要生长于后滩、甚少被潮水淹浸的环境。你知道一些类红树的形态竟与一些生长于市区和郊区的植物非常相似,令人难分「真与假」吗?

例如属马鞭草科的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长有由三朵白色小花所组成的聚伞花序,外形上与茉莉(Jasminum spp.)非常相似,因此苦郎树又名假茉莉,但细心观察,苦郎树的白色小花上有四条细长呈紫色的雄蕊与雌蕊一同伸出花冠外,我们凭藉这个特征就能辨别「真假」茉莉。

若你在漫游红树林时看到酷似杧果的果实,切忌因贪吃引致祸从口入,皆因它不是美味可口的杧果,而是含剧毒的海杧果(Cerbera manghas)。海杧果属夹竹桃科,尚未成熟的果实呈绿色,外形与真正的杧果很相似,成熟时则转为鲜艳的红色,仿佛暗示它蕴藏的危险。海杧果全株皆带有毒性,误服轻则引起噁心、呕吐、头痛,重则可以致命!真正的杧果树较海杧果树高大,叶呈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而海杧果的叶则呈椭圆形至倒卵形。辨别「真假」固然重要,但「眼看手勿动」才是避免中毒的上策。

属露兜树科的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亦是类红树中几可乱真的佼佼者,它的果实由多个小核果聚生而成,聚合果成熟时会由青绿色转为橙红色,外形和颜色与菠萝如出一辙,因此露兜树的别名为假菠萝。不同于海杧果,露兜树的根部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用。

下次到访红树林时,不妨细心观察这些生长在后滩的类红树,看看你又是否能从它们的特征中辨别「真与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