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最爱在沙滩上四处奔走,捡起钮扣般大小的贝壳,对着贝壳上多彩的螺旋条纹看得出神。这些小而精致的贝壳可能就是䗉螺 (Umbonium spp.)。它们的壳通常布满直线和V形线条组成的花纹,颜色多变,有白色、黑色、淡黄色,甚至粉红色。成千上万的䗉螺栖息于沙上或者稍微潜于沙中,为原本单调的沙滩增添点点色彩。
尽管体积非常细小(小于2厘米),䗉螺在沿海生态系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作为滤食性动物,它们以水中的悬浮物质为食,例如已分解的动物尸体、植物或粪便,俨如沙滩的「清洁者」。而数量众多的䗉螺自身则成为捕食性螺类、海星和鱼类等多种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其遗留下的空壳更可以变成寄居蟹的安乐窝。
䗉螺也为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由于䗉螺壳的外观吸引,在一些东南亚国家,有人会收集制成纪念品出售。
香港绵延的海岸线提供了充足空间,使䗉螺种群得以茁壮成长,水口湾沙坪上的䗉螺数量更多得惊人。更特别的是,它们与近几十年来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共存。由于两者「共享居所」的现象在本地并不常见,水口沙坪因而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文蛤及䗉螺共存栖息地。
为了让孩子可以继续享受在沙滩上捡拾各色贝壳的欢乐时光,有必要规范最近在水口非常流行的掘蚬活动。因为肆意掘蚬最终不但会导致蛤蜊消失,也会使沙坪上的䗉螺和其他珍贵的潮间带生物出现相同后果。绿色团体已发起一系列公众教育活动,教育大众以可持续的方式享受沿海的康乐活动。让我们将保育工作延续下去,使下一代可以继续寻找闪烁于砂砾间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