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屿山先导地区及其他具生态价值地区的生态研究

《可持续大屿蓝图》(蓝图)指出大屿山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面,将用作保育、以及可持续休閒和康乐用途。为配合蓝图推行保育措施,有需要先为大屿山进行生态研究以获得基线生态资料,了解大屿山的生态现况。生态研究旨在更新并评估大屿山不同地区的生态价值及所受到的主要威胁,并建议适切可行的保育措施方案,以修复、巩固和加强各地区的生态资源。

生态研究涵盖大屿山19个具生态价值、位处郊野公园外的地区,并按优次分三批进行。第一及第二批研究已分别于2022年及2023年完成,行政摘要已上载至土木工程拓展署网站供公众查阅。第三批研究预计于2025年初开展。

第一批研究

「贝澳、水口、大澳及其邻近地区的生态研究 – 可行性研究」

研究范围:
贝澳、水口和大澳先导地区

https://www.cedd.gov.hk/sc/media-corner/project-reports/index-id-23.html

第二批研究

「䃟头至深屈、二澳及十塱生态调查研究 – 可行性研究」

研究范围:
䃟头、鲎壳湾至深屈、二澳和十塱

https://www.cedd.gov.hk/sc/media-corner/project-reports/index-id-27.html

第三批研究

「大屿山十二处地点的生态研究 – 可行性研究」

研究范围:
水口(先导地区范围以外)至塘福、大澳(先导地区范围以外)、梅窝、昂坪、地塘仔、煎鱼湾、分流、石壁、龙仔悟园至万丈布、羗山、二东山和芝麻湾

水口鸟类生态研究

鸟居记趣 - 水口
鸟居记趣 - 水口
迁鸟足印 - 水口
迁鸟足印 - 水口

「贝澳、水口、大澳及其邻近地区的生态研究 – 可行性研究」发现水口先导地区对鸟类,尤其是水鸟和岸鸟,有潜在的重要性,并建议对其作长期监测。因此,我们于2020–2022年针对水口的鸟类进行进一步的生态调查和研究,研究旨在补充基线生态资料,了解更多鸟类与不同生境的生态关系,以确认水口沙坪和相邻湿地对鸟类的重要性,在为水口先导地区建议适切及针对性的保育措施方案时提供参考。

生态监察

生态监察
生态监察

因生态系统会受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而不断改变,所以有需要进行长期监察,持续检视生态状况及生境质素,及早发现任何不良变化,以及评估保育措施的成效。我们的生态监察主要复盖大屿山数个具生态价值、位处郊野公园外的地区,以及大屿山的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及具重要生态价值河溪。除了特定地点,我们亦会监察一些具特别保育价值的物种和它们的栖息地,例如马蹄蟹、鹭鸟夜栖地和迁徙性水鸟,以帮助制定所需的保育措施。